在我工作的地方,有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女孩子。她们正值风华,勇于进取。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她们敢于担当,不提条件不讲困难,尽显飒爽英姿;面对弱势群体她们温柔耐心,法外容情,用专业知识维护合法权益;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她们自信从容,用智慧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与这样优秀的同伴为伍,我深感荣幸。下面,我想跟大家讲一讲我知道的故事,那些隐藏在案件背后,关于初心、关于梦想、关于情怀的故事。
“楠”风知我意
作为路北法院第一个九零后法官,李楠是我见过最英姿飒爽的女孩子。2022年4月入额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累计办案800余件,其中,调解案件426件,收到当事人赠送锦旗5面,2021年被评为省共青团河北省委评选为“冀青之星”。
每每提及这样优秀的同伴,我都会觉得心潮澎湃、与荣有焉,反倒是她本人显得十分冷静,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分内的事而已,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问及印象最深的案件,她提到了一件追索赡养费的案子。案件并不复杂,原告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太太,曾经跟丈夫育有三个子女,后因丈夫过世,自己想另嫁他人重组家庭,但三个子女表示这是对父亲的不忠,故而拒付赡养费。老太太无奈之下诉诸法院,求一个公正。
之所以对这个案件印象颇深,一是因为案件的性质比较特殊,三个子女都有赡养能力,因为母亲再婚拒付赡养费;二是在调解过程中了解到原告在丈夫在世期间经常遭受严重家暴,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后丈夫离世再觅良缘,本是婚姻自由的体现,却被子女横加干涉。为了能圆满解决案件,李楠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主持调解,不遗余力的坚持对被告三人做思想工作,最终三子女认识到不应该阻拦母亲另行组建家庭,也同意按时足额支付抚养费。
我曾经在事后问她,这个案子如此牵扯精力,直接开庭出判决也可以的,为什么要坚持调解呢?李楠说:“判决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心结没有解开,这个案子就算是胜诉了,执行阶段也免不掉麻烦,如果原告申请强制执行,拿到了赡养费,那么损失的就是母子亲情。我不想就事论事的解决这个案子,是想以案释法,通过这样的裁判结果告诉大家,子女不得以陋习拒付赡养费,毕竟现在的法律之下婚姻自由,不是针对年轻人的婚姻自由,是每一位公民的婚姻自由。”
我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想起来刚入院时候我们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来法院工作,她说:“因为我觉得法院能够帮大家解决一些纠纷,来这是务实的,我想让大家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也是我学法学专业的初心。”七年后,她的回答印证在每一件案件中,也体现在每一面锦旗中,更刻在每一个当事人的心中。
爱拼才会 “莹”
作为首批响应政策到基层入额的法官,赵国莹法官的身上有很多亮眼的标签,冀青之星、岗位能手,还曾因为协助承办唐山市首例大气污染的公益诉讼案件被《人民法院报》整版报道。这样一个优秀的女法官,居然是一位来自山东的“九零后”,难怪她身上总是有种勇于担当、敢打敢拼的劲儿,这样的气质,让我对这个来自山东的女孩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初识赵国莹法官是因为路北法院的公众号报道了一起由她主审的无因管理案件。原告是监狱,被告为赵某某的家属。赵某某因刑事犯罪入狱服刑,刑满释放时罹患重疾无法安置,监狱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将赵某某安置送至养老院内并先后支付3万多元费用维持治疗及生活,后赵某某重症身亡,监狱诉请赵某某家属支付相关费用。案子本身事实清楚,难点在于赵某某的家属同样身患疾病,且子女无固定收入,家庭经济条件极差,无力全额支付费用。赵法官一方面耐心细致的做家属工作,讲清其中缘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分析让家属同意支付部分费用。另一方面,也与监狱这边进行有效沟通,鉴于赵某某家属的现实条件,对监狱所支付的费用进行部分减免,在其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合意,同意由法官主持进行调解。但到了开庭调解这天,监狱却告知法官,赵某某住院期间曾进行过抢救,在原诉请之外新增一笔一万余元的抢救费,而被告则不愿再支付这多出的费用,双方僵持不下,之前的调解方案前功尽弃。面对一波三折的变故,赵法官丝毫不乱,坚持不懈的与双方通过电话进行沟通,最终,在二十多通电话之后,双方各退一步,被告多支付原告5千元,原告则不再主张其他费用。事情总算得到圆满解决。
案件顺利解决后,我也曾问过她:“这么大的工作压力之下,怎么能保持心态平和的主持调解呢?有什么秘诀可以分享吗?”赵法官微微一笑,说:“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换位思考吧,如果有一天我坐在当事人的位置,我希望法官如何帮助我,我就如何去处理案件。”
简单的语言透漏出满满的为民情怀。司法为民在这不是一句口号或者宣言,是一个行动指南,用“如我在诉”的心态面对案件、面对当事人,在法律之外提供更多的温情与关怀,入额后的赵法官一直在实践,而来自当事人的锦旗以及手写表扬信,是对法官的最高表彰。
此刻正当 “燃”
1997年出生的吴燃是去年通过四级联考来到路北法院工作的,是新生力量也是新鲜血液,每次看见朝气蓬勃的她,我都会感到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
回想起第一次主持调解的案件,吴燃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就是手忙脚乱且心惊胆战,好在事情解决的还算圆满。”那个案子的原告是瓦匠,辛辛苦苦干完活结果却被拖欠工资,追索两年了也没有结果,被告一直承诺,但是就不兑现,总是用各种理由推脱。吴燃看着原告因为干活变形的手,体会到他生活的艰辛,于情于理都要一帮到底。
之后吴燃通知被告到院里的调解室进行调解,被告到了以后一直说自己不是不想给,是没钱。吴燃看着被告扭做一团的手,猜到被告可能在经济上也不富裕,并非恶意欠薪。于是她放缓了语气,说:“如果你是因为遇到经济上的困难了,咱们可以通过调解协议做一个分期付款,这样的话还款压力小一些,原告的辛苦也没有白费。抛开法律规定不谈,人家顶着大太阳给你干完的活计,难道因为你遇上经济困难就可以白费了吗?咱们都是上班打工挣钱养家的,将心比心,换做是你,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吧?”同行的被告妻子被吴燃的真诚打动,同意代其签署调解书,但是她并非本案当事人,也没有被告授权,没有办法继续调解,案子就卡在这里,无法推进。
虽然有些受打击,但是吴燃很快调整心态,通过微信编辑好了授权书的模板发给被告妻子,指导她找被告签署授权委托书,方便下一步调解签字。在此期间,被告夫妻回老家找需要提交法庭的结婚证,结果几天都没有消息,电话沟通之后被告表示,路途遥远,不想再来唐山线下参加庭审。吴燃赶紧安排网上开庭,放弃休息时间加紧学习网上调解的她,还要一步一步指导原、被告双方进入网庭,主持调解,之后又连夜拟好调解书,终于等到签署好调解书的时候,她松了一口气,虽然疲惫但是成就感满满。
现在的吴燃已经从新手小白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专业助理,却依旧坚持当初给自己许下的承诺,帮助更多的人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誓言简单质朴,分量却不轻。而每次面对弱势群体诉讼讨薪时,吴燃说她总会想起那双因为生活而沧桑的手,所以她要手持正义之剑,为他们劈开生活中的荆棘。我透过她年轻的脸庞,看到了很多人民群众守护者的身影,他们手中的火把熊熊燃烧,代代相传,而吴燃,稳稳的接过了这一棒,开启了新的征程。
整卷小“超”人
于超是刑庭的书记员,论资历称得上是资深“整卷少女”,在我们曾经搭档工作的期间,于超的专业、敬业常常让我折服。
那时候我初来刑庭,对很多业务不熟悉,于超经常会主动找我沟通案件进展,提醒我下一步应该进行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会半夜想起来某个被告人的羁押是不是到期了,生怕自己记错了导致被告人被超期羁押,她总会笑眯眯的说:“这很正常,慢慢适应就好了。不过在适应之前,我建议你写在纸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每天看看,晚上睡觉也踏实。”然后这个习惯就被我一直保留下来,大到案件进度,小到账号密码,我都会用专门的小纸片记录,拿在手里的时候心好像就不再是悬着,安稳下来。心里踏实了,工作开展的也就更顺利了。
后来我的工作转入正轨,于超依旧是主动承担很多程序上的工作,她总说:“咱们是一个团队的,分工不分家。我一个书记员多干点这些占精力的小事儿,让助理专心写判决,让法官专心开庭,咱们齐心协力的把案子办的漂亮才是正事。多干点儿活算什么,又不能少块肉,要是真的少了,那我就再多干点儿。”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不管是怀孕期间坚持开庭到凌晨,还是带病上班,或是对不愿意被羁押的被告人反复做思想工作,这些在其他人看来“没必要”的事儿,在她那是工作的日常。于超从来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只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工作上的小事,当时间积累的足够久之后,慢慢让人咂摸出不一样的味道,那是用敬业为笔、专业为墨的一幅画,画出了万千个在法院琐碎工作中尽心尽力的缩影,而这缩影中,于超是最耀眼的一个。
“娜”就努力吧
“娜娜,帮我批个案子!有点着急,快到期了!”
“好嘞好嘞,马上看。”
五分钟后,张梦娜拿起手机回复:“审批完毕,合格。”
“娜娜,长期未结案的报表赶紧出一份,着急要!”
“收到收到,马上出。”
“娜娜,质效的通报做好了吗?月初要下发”
“是的是的,正在核对数据。”
作为娜娜的“邻居”,每天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呼唤声,哦,还有匆忙的脚步声,见到她,我具象化了“一直在路上”的含义。
两年前入职路北法院的时候,张梦娜的身份是网络管理员,那时候她对法院的系统并不熟悉,但是有着不服输的劲头,硬生生的在半个月内啃下这块硬骨头。后来因为工作调整,转战书记员赛道,从来没有接触过法律的她,连开庭笔录都要从头开始学,更不要说其他业务上的困难了。但是,她不服输,抱着砖头厚的资料,对着电脑里的文档开始学,很多个午休时间就在咖啡和资料的陪伴下悄然而逝,到了上班时间,她揉揉困顿的双眼,开始了新的工作。
再后来,因为人事调整,她从审判团队调入审管办,主要负责案件报结以及长期未结案的统计。这些工作听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是十分的繁琐。案件报结的限制条件很多,稍有不慎,填报有误就不能按时结案,影响的得分指标多、沟通的时间成本也很多,尤其是赶上上级法院调整报结条件,按照过去经验申报的书记员可能没有注意,解释工作就显得很重要。娜娜不会强硬的说不行,而是对着规定耐心的进行沟通,有的时候还要加班等待报结案。至于长期未结案的统计,就更加让人挠头了。在法院系统,如果说有哪一个审判指标是大家都避之不及的,首当其中的一定是长期未结案。所以担此重任的娜娜每次都会再三核对表格中的各项数据,一定不能出现疏漏。这些工作上的事儿,娜娜从来不会放在心上,都是一笑置之。
“这么努力不累吗?”有人不解的问。
“怎么会不累?虽然累,但是心里是踏实的,而且领导选择我承担这个工作,也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啊,那就努力吧!”她一边模仿着加油的动作一边转头笑着说。
这就是我认识并且为之折服的同伴们,因为她们的存在,庄严肃缪的法院的带有了几许温馨,枯燥繁杂的法律工作中也会迸发向上的元素。她们是法官、是助理、是书记员,是万千怀有司法为民、公平至上理想的一员,同样,她们也是妈妈、是女儿、是妻子,是万千普通家庭的一员。我能做的,就是谨以此文,献给这些了不起的姑娘们。北法有你,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