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执行难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唐山市路北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群众需要为导向,从群众实际利益出发,坚持依法、和谐办案,多措并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巩固树牢为民意识,用执行干警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增强执行工作便民利民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绿色通道”,对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给予帮助,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涉及下岗职工和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实行优先执行,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
二是构建联动机制。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并完善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执行工作大格局,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的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研究完善协助执行的机制和平台建设,与本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建立集中查询被执行人账户信息的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社保、金融等单位的沟通协作,信息共享,保障执行联动工作机制常态化运转。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压实主体责任,形成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链条式、系统性的监督体系和管理模式。树立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方式执行,兼顾各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改进工作作风,将财产查封、扣押和司法拍卖、评估等重大执行措施的进展情况及时告知当事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杜绝“六难三案”。规范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建立终本案件库并向社会公开,保障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推进执行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公开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